外围买球app十大平台官网《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名师引领课第九讲开讲——胡俊杰教授讲授《生物膜的分合曲直》

发布者:孙瑞泽作者:祝梦琦、孙瑞泽发布时间:2025-04-21浏览次数:10

 2025416日,外围买球app十大平台官网“名师引领课”《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课程第九讲在八里台校区范孙楼报告厅和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B417教室同步举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胡俊杰教授以《生物膜的分合曲直》为题,为两校区学生系统讲解了生物膜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历程。

课程伊始,胡俊杰教授从"细胞为什么需要生物膜"这一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类比细胞膜与物质交换边界的关系,阐释了生物膜在维持细胞完整性、选择性物质运输及信号传递中的核心作用。他结合脂质双分子层的物理特性,分析了细胞膜柔性与稳定性的平衡机制。

胡教授以时间轴为线索,系统回顾了生物膜研究的里程碑式发现:从20世纪初Overton通过脂溶性实验推测膜结构,到GorterGrendel通过红细胞膜脂提取实验建立脂双层理论框架,直至1972SingerNicolson提出流体镶嵌模型。他特别指出,冷冻电镜等技术的进步为揭示膜蛋白动态结构提供了关键支撑。

胡俊杰教授在课程中着重指出:“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固然重要,但科研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实验解决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他以载体构建为例阐释:“本科生在实验室不应止步于掌握质粒提取构建技术,更要深入思考为何选择构建该载体,预期验证何种生物学机制——这种对实验设计逻辑的追问,才是科研能力成长的关键。”另外,胡老师还指出要拥有学科交叉思维,乐于学习尝试新方法、新技术,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在介绍博士后导师、德国科学家Tom A. Rapoport的科研经历时,胡教授重点讲述了其在蛋白质跨膜转运领域持之以恒的研究故事。通过对比上世纪80年代手工绘制膜结构与现代AI辅助设计的差异,他勉励学生珍惜当前科研条件,既要善用新技术,也要保持对基础问题的钻研定力。(摄影:柴子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