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外围买球app十大平台官网遗传学专业特聘研究员赵绍伟老师在范孙楼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且有趣的课程——《果蝇与生命科学》。赵绍伟老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013-2019年在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10月至今在的南开大学工作,主要以果蝇为模式动物从事干细胞及肿瘤生物学研究。
课堂开始,赵绍伟老师介绍了果蝇的基本知识,包括果蝇的饮食偏好、繁殖方式、生命周期、基因组大小等。体型小、饲养成本低、世代周期短、产卵量大、遗传背景清晰……种种优势使得果蝇成为一种适宜生命科学研究的模式动物,相关研究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的两大遗传定律,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孟德尔时代,人们并不清楚遗传因子(基因)在生殖细胞里的具体位置,而后来正是通过研究果蝇,科学家们解决了这一问题。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果蝇眼色基因white位于X染色体上。随后的1911年,摩尔根又根据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学第三定律——基因连锁交换定律,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彼此之间的物理距离可以用重组率来反映。
突变体在果蝇及其它模式生物研究中极为重要,许多经典的遗传学规律都需要通过突变体实验去验证,那么如何高效地制造基因的突变体?赵绍伟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自发突变搜集,到上世纪常用的人工诱变技术,从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技术,到今天生命科学领域最火热的CRISPR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方法越来越高效,研究技术的发展往往是许多重大发现得以被揭示的前提。
随后,赵绍伟老师进一步介绍了果蝇对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奇妙的“双胸”、“双尾”突变体、有趣的“昼夜节律”现象、守卫生命体健康的天然免疫,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嵌合体……这些奥妙的生命科学现象及其内在生理机制都是通过研究果蝇得以发现,并逐一被赵绍伟老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出来,令同学们回味无穷。在国际妇女节当天,赵老师特别提到德国国宝级女科学家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克里斯蒂亚娜 纽斯林-福哈德)在果蝇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她对女性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
课程后半部分,赵绍伟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介绍了课题组以果蝇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敲除、嵌合体分析等方法最终确定干细胞竞争干细胞微环境(stem cell niche)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分裂能力。
课后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对荧光蛋白标记示踪干细胞谱系、果蝇生殖干细胞、基因敲除技术、CRISPR技术、染色体融合,肿瘤化干细胞与干细胞微环境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赵绍伟老师细致入微的解答令在场师生印象深刻。
课下,面对面交流环节,赵绍伟老师与18名同学进行了进一步深入交流,就肿瘤相关研究,基因编辑技术,英语口语、写作及交流技巧,科研方向选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激励同学们勤奋刻苦,广泛学习,发挥特长,挖掘潜力,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